外在世界其實是反照你內心的一面鏡子,你對外在世界的感受是你當時內心狀態的投射和反映,你知道嗎? 請回想一下,上次當你的老板、老婆、老公、男女朋友“罵”你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你感到生氣嗎? 還是無動於衷呢? 如果你感到很生氣,證明你的內在還有些未療愈的“傷口”需要你去注意和清理,你會受苦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成為了這個事件的“受害者”,并因此而生起了需要保護傷口的抗拒情緒。如果你開始對自己每個感受覺知,你便能夠通過別人的行為知道自己正在處於一個怎樣的狀態。如果你當時的內在并沒有傷口,或者你正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無論別人對你說了什么,別人都不可能讓你感到生氣,你只會客觀地聽到一些中性的聲音,而不再被解讀為一些沖着你而來的辱罵和因此而對你搆成的傷害。
其實,如果沒有你的容許,別人的話根本無法傷害你。 所以,外在的世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面鏡子,你通過五官感知到的每個人事物有如當你面對着鏡子一樣如實地反照你自己的狀態。 因為業力、人生功課、你和集體當時的自由意願等因素的牽引,你身邊的人事物會配合你的情況而出現,通過一些與你的互動事件給你考驗,真正的目的是讓你獲得一些反照內心的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一次有人好像在“罵”你的時候,對方其實正在無意識地幫助你看清楚你自己的內心狀態,對方其實是你內心實況的一個反射影像,是來間接讓你察覺和了解自己的人,而并非一個你認為是攻擊你和傷害你的人,所謂攻擊你的行為只是一些表像,真實地反映你內心的狀態才是這個行為的深層意義。
當你明白了外在世界原來是反照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子,你便能夠時刻覺知你內心和狀態,你會明白你有什么人生功課還未完成,還有多少業力還需要平衡。當你不喜歡鏡中投射出來的影像,你不會再抱怨和修理鏡子,而是回看自己的內心,因為,你才是鏡中所見的根源,當你無時無刻都能覺知自己的內在狀態,以往令你生氣和悲傷的人將不能再支配你的情緒,因為你已經懂得把自己的情緒遙控器再次握在手中。
同理,你也知道你對別人的行為也是反照別人的一面鏡子,你對別人說的話也同時讓對方能夠察覺對方自己的內在狀態。 雖然你明白了鏡子的道理,你會說,真正要把對方罵自己的話看成是一個幫助而不是一種攻擊是矛盾和困難的。 你可以嘗試把聽到的話通過你的心來解讀,而不要經過頭腦的分析,然后把自己的心也看成是一面鏡子,正常鏡子的特性就是如實地、毫無添加地反映鏡子中景物的原來面貌,這樣,你會更客觀地看到對方的本來面貌,而不是通過你頭腦想象出來的某個反映你內心黑暗面的形象。 你便會慢慢察覺,你以前認為經常攻擊你的人很可能只是個說話聲音大一點、脾氣不太好、有內在傷口的人……
有一天,你甚至能夠察覺,對方原來是一個通過與你產生的種種互動而間接協助你療愈傷口的人,到時候,你的反應自然是感謝對方而不再是抱怨對方。
what2belie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