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

candle

抑鬱病症狀的自我檢查

  1. 凡事悲觀,經常感到鬱鬱不歡,做事不起勁,開心不起來;
    2. 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覺得能力大不如前,害怕面對任何社交場合及生活壓力,害怕與別人比較;
    3. 失去對人和事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情,失去結識新朋友的欲望;
    4. 對未來感到迷惘,做人好像沒有什麼意義,經常憂慮,凡事畏懼,毫無理由地感到驚恐,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5. 難以進行邏輯思考,記性轉差;
    6. 容易失眠,或醒後難以再入睡;
    7. 性冷淡,對性生活失去興趣;
    8. 胃口欠佳或以暴飲暴吃的方式轉移焦點;
    9. 不受控地胡思亂想,頭腦經常出現一大堆負面想法;
    10. 時常感到無助,非常依賴別人的陪伴、協助和安慰;
    11. 與別人交流時心神恍惚,反應遲鈍;
    12. 有自毀或自殺念頭。

以上徵狀如持續出現了幾個星期就要特別注意了。

 

下面,是我曾經患上抑鬱症,然後不藥而愈的真實故事,希望讓更多擔心或已經被抑鬱症困擾的朋友,從中獲得啟發,看見走出抑鬱症困局的曙光,能夠重過新生活,活得比以前更精彩。

 

第一次抑鬱

我曾經有過兩次患上憂鬱症的經歷,第一次是在我才二十歲出頭的時候,而第二次則發生在十年以後。

第一次的憂鬱症病發是相對輕微的,卻能令我感受到此病的威力和恐怖。

那時候,我在一家小型的貿易公司上班,除了兩位老闆,就只有我一個負責文職工作和幾個司機和送貨的員工。還記得,當時老闆對我寵愛有加,在受聘短短一年內,已把我的薪金Double了。年輕的我,難免會感到沾沾自喜,總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有為青年。

一天早上,我如常坐在公司對面的茶餐廳吃早餐,而今天不同的是,在吃完以後,我竟然生起不想返回公司的強烈念頭,一直冷冷的看著數步之遙的公司門口,久久無法動身上班。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把我壓得透不過氣來。腦袋不斷充斥著種種質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批判性想法,我突然覺得自己完全無法勝任當時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害怕,卻沒有任何原因。

當時,我對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也無計可施,只覺得人生好像突然從一個充滿勵志和挑戰性的奮鬥故事,變成一個世紀大悲劇。我每天都活在恐懼、迷惘與無助之中,每天早上,當我在茶餐廳吃早餐的時候,總會緊緊的盯著時鐘,盼望指針能夠走慢一點,好讓我能多點躲在頭腦自製的避難空所之中。

一天,我實在無法再忍受獨自承受這種難以說清的痛苦,我找來了還在上學的弟弟傾訴,雖然他也無法理解我感到受苦的理由與感受,我總算因為說出了内心感受而觉得稍舒服一點。

由於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患上了憂鬱症,過程中,根本完全沒有過治療的念頭,以為只是一時的情緒低落,多點休息便能復原。果然,在完全沒有接受治療及服藥的情況下,我的病在大約一個月以後自動消失了。病愈後的我,回復了甚至超越了原來的活力和戰鬥力。而我,也在日後的日子,變得更加野心勃勃、好強好勝,甚至以為自己的頭腦能夠解決人生的一切難題。

後來我才發現,當我還沒有從一次考驗中學到一些課題的時候,生命會大發慈悲,給予我另一次反思人生的機會,而對我而言,就是另一次更嚴重、影響更大,令我無法再以僥倖心理敷衍了事的考驗…..

 

第二次,相信也是最後一次抑鬱

三十出頭的我,在一家公司任職高層,當時已有房子、妻子、孩子,對於一個只有中學程度的打工仔來說,我經常對自己當時的一點成就引以為豪。

性格方面,我是個非常理性的典型男人,凡事相信邏輯分析,認為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思考解決。當時的邏輯是,思考越多智慧越多,因此,隨著種種工作與生活壓力的不斷遞增,我變得越來越相信和依賴思考,以為自己能夠承受無窮無盡的壓力,我的思考能力應該能夠為我解決人生的一切問題。我甚至喜歡思考未來將會如何的可能性,好讓自己能夠未雨綢繆,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提前準備。因此,當時的壓力除了來自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還包括一大堆刻意為未來設想的預支壓力。

一天,好像一個不斷被充氣的氣球一樣,壓力的積累終於越過了爆破點,我崩潰了。剛開始的時候,我嘗試刻意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努力壓抑,與之抗爭,可是,急速惡化的情緒狀況卻排山倒海地湧向我,令我無從招架。我已經無法再無視情緒問題對日常生活的強烈影響,當時一些比較明顯的反應包括:

– 經常無故憂慮未來,凡事悲觀;
– 覺得自己無能,完全無法勝任當時的工作;
– 經常覺得情緒低落、自卑自憐、恐懼、無助、焦慮、做人沒有意義;
– 不敢單獨橫過自家門前的馬路;
– 不懂與當時只有三歲的兒子說話,經常無言以對;
– 對本來喜歡的一切都失去興趣;
– 經常失眠、身體疲乏;
– 不想與陌生人接觸;
– 無時無刻渴望有人陪伴、安慰自己;
– 反應變得異常遲鈍,在太太眼中,我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

幾個星期以後,我終於見了精神科醫生。

當醫生聽完了我的訴苦以後,對我說我患了抑鬱症的事實,然後說會給我一些開心藥,服用後便會開心一點,起碼不會那麼辛苦。還記得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難道一個人能否開心都要依賴藥物嗎?我的內心不其然地生起不服氣、不甘心的這個念頭。

服藥一次以後,我突然做了一個很奇怪的決定,便對太太說,我決定不再接受治療,不再服藥。對於心理處於極度悲觀和脆弱狀態的憂鬱病人來說,完全是個難以理解的決定。最不可思議的是,我並沒有後悔過自己的決定,其後一直堅持不依賴藥物。

結果,我在堅持上班,在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和服藥的情況下,抑鬱症的所有癥狀,在九個月以後完全消失了。而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不藥而愈的親身經歷……

溫馨提示:
關於抑鬱症的內容,只屬個人案例分享。由於不同病人的病情與狀況都可能不同,請勿隨便改變你正在採用的治療方式,否則,可能會引起難以預測的反效果。敬請留意。

 

抑鬱痊愈以後

在持續患病九個月以後,在不接受治療、不服藥的情況下,我痊愈了,十七年來,也從未復發過。還記得剛病癒的我一天興奮地走進廚房,對正在忙碌的妻子說:”老婆,我覺得千軍萬馬都擋不住我!“ 事後每次回想起來,也覺得滑稽。

在患病期間,由於我不敢向公司說明我的病況,在痊愈後不到一個月內,老闆終於對我嚴重失常的工作表現忍無可忍,向我提出了降薪的要求,更在數月後,乾脆把我辭退。那時候,我已經服務了公司四年以上。

雖然抑鬱症令我間接掉了工作,十七年來,我從未向公司任何人提起過關於我曾患上抑鬱症的經歷,也從未抱怨過公司當時的決定,相反,我卻一直心懷感激。因為,我選擇了把焦點放在患病期內他們對我的信任、包容和忍耐,而非執著於被解僱的結果。多年以後,我才真正明白,原來一切的經歷都是為了我好,都是生命的神來之筆,為我創造一些令我得以成長的課題。

兩次抑鬱症不藥而愈的經歷和體驗,令我對此病的成因與治療方式有所領悟。我不能說我的體會能夠完全適合或幫助所有的抑鬱症病友,我只能負責任地說,我所说的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與感受,都是真人真事,病友不妨以參考一個真實案例的心態和角度來理解我的分享…..

 

抑鬱症痊愈的曙光

近來,我經常在支援抑鬱症的群組瀏覽,與來自香港、台灣和美國的病友交流,了解他們的故事,我發現,原來極大多數的病友都只相信西醫的治療方式,選擇長期服用抗抑鬱藥,失眠就服用安眠藥、鎮靜劑,不少病友更會不斷加大劑量。有些病友甚至已經連續服藥達三十、四十年之久,根本看不到能夠痊愈的曙光。

我自己的兩個親友,也在十多年前患上了抑鬱症,她們選擇一直服用西藥治療。可是,十幾年以後的今天,她們的病情依然反復,當生活出現了一點衝擊和不如意,便會令舊病復發。很明顯,她們對藥物已經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依賴,而藥物卻只能短暫壓抑病征,令身體及精神長期處於低效能運作狀態,無法治本。

難道患上了抑鬱症,就等於被判決終生(被藥物)監禁嗎?不是的,我的個案不正是一個例外嗎?而且,我深信,我絕非唯一一個能夠不藥而愈的抑鬱症病人。

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曾經像我一樣,有過抑鬱症不藥而愈的經歷,或者只需短時間服藥便能痊愈,多年來從未復發,希望你能與我一道,一起分享你的故事,這也是我在這裡分享我的故事的原因。

千千萬萬的抑鬱症病人需要聽到這些鼓舞人心的個案,燃點對抑鬱症能夠痊愈,甚至不藥而愈的希望。我期望在安全,並在充分考慮個別病人的具體情況下,讓更多病友了解,抑鬱症並非不治之症,病友也不需要一輩子背著藥包過活……

 

抑鬱症的成因

經過兩次的抑鬱症經歷,以及多年後對生命真相的感悟,以下是我認為導致抑鬱症的根本因素:

先天因素:
家族遺傳:家族中有患上抑鬱症的記錄,加大後代患病的機會。
固有恐懼:與生俱來的隱藏恐懼能量,一旦被觸發,便會滲入思維,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負面影響,引發情緒病。

後天因素:
生活壓力:負擔的壓力過大,並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壓力往往來自學業、工作、財富、感情或健康方面,一些當事人特別重視的人生部分;
思想:對自己有頗高的要求及期望,如完美主義者。過於重視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評價與批判。過度思考,並迷信自己的想法、總是放不下過去,憂慮未來、容易處於負面情緒或恐懼的想像之中;
個人性格:先天好強、好勝,並在日後的人生經歷中不斷強化,更容易積累壓力,導致抑鬱。
價值觀:太注重外在的物質生活,以及對名利權的追求。過度重視虛榮心,缺乏精神生活;
疾病經歷:經常覺得自己不幸的長期病患者,持久的身體不適容易令病人陷入極端的負面情緒;
曾經受到嚴重的精神打擊、折磨和創傷,經常對經歷感到恐懼、憂慮及受害的負面想法;
產婦:婦女在生孩子以後缺乏丈夫的關懷和照料,由於需要長時間自行承擔壓力,令女人經常胡思亂想,導致抑鬱。

靈性因素:
每個人來到此生都是為了經歷與體驗真正的我,而真我並不存在於思想當中,也不是你的姓名、身份、外表所代表的人格及形象。一些人由於對生活壓力的恐懼,過度憂慮不被別人接納、認同和重視,寧願經常帶著面具做人,也不敢向別人表露內心真實的自己。長此下去,一個人便會便會逐漸脫離生命的本質,完全以恐懼思維所驅動的人格生活。 然而,真我才是生命的根本,如果長期無法活出真我,生命的能量便會被堵塞,導致身體的失衡,令患上抑鬱症的機會大增。

抑鬱症其實是一種直接與思想有關的毛病,當一個人過分依賴思考,在生活中長期承受過度的壓力,便有機會出現頭腦超載的狀況,長期如此,便會導致大腦的機能失調,令思想和情緒長期處於極端的負面狀態。

備註:抑鬱症的身體症狀只是內心狀態的外在呈現,身是果、心才是因。因此,對身體的治療,只能達到舒緩及壓抑症狀的表面效果,在心理方面下手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溫馨提示:
關於抑鬱症的內容,只屬個人案例分享。由於不同病人的病情與狀況都可能不同,請勿隨便改變你正在採用的治療方式,否則,可能會引起難以預測的反效果。敬請留意。

 

抑鬱症,真的可以不藥而愈(治療篇)

二十八年前,才二十出頭的我,第一次患上了抑鬱症,在完全沒有接受治療及服藥的情況下,我在一個月內完全復原了。十年後,第二次抑鬱來襲,原來,一顆抑鬱症能夠不藥而愈的種子,已經埋藏在我的潛意識中 —— 那就是抑鬱症能夠不藥而愈的堅定信念。

雖然第二次的抑鬱症狀比第一次嚴重很多,期間我並沒有出現太明顯的自殺念頭,回想起來,真的要感謝第一次的自愈經歷,間接讓我在經歷第二次抑鬱時獲得莫大的勇氣和心靈力量,助我在較短的時間內,在不服藥的情況下,自行走出抑鬱症的困境。

根據我的兩次不藥而愈的患病體驗,以及日後對生命真相的領悟,我很希望在這裡向抑鬱症的病友,分享不依賴藥物而痊愈的一些個人體會:

* 【首要】建立身體懂得自愈的強烈信念,簡單來說,就是深信清除致病源及身體對藥物的依賴以後,身體會自動痊愈;

* 在可能情況下,調整生活模式,盡量降低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放
慢生活節奏,不再強逼自己追求和達成目標,改以順其自然、凡事接受的心態過活;

* 調整思維模式,不再以思考解決一切的人生問題,不要沉迷於自己的思想世界之中。過於相信思想及思考過度容易導致頭腦超載及身體失衡;

* 情緒來自想法,質疑自己的負面想法,不要相信和理睬令你感到恐懼或不安的念頭,負面情緒便無從生起;

* 假若真的無法降低外在的生活壓力,可以通過學習轉念來看待壓力的心境,以達到減壓的效果;

* 多用心感受和信任直覺,少依賴頭腦的理性分析;

* 多參與能令自己感到平靜、容易專注、投入、不用思考的活動,例如閱讀、打坐、瑜伽、爬山、赤足在沙灘漫步、遙望星際、唱歌、跳舞、太極等,能令活躍的頭腦平靜下來,達到靜心的效果;

* 重視人生不同部分的平衡,別因為對某一方面的過度追求,完全忽略了人生的其他部分,例如伴侶、孩子、父母、工作、健康、朋友、個人嗜好等;

* 對於突發性事件引發的抑鬱,要相信時間是最有效的治療,以積極的心態勇敢地重建新生活是加快復原的關鍵;

* 患上產後抑鬱症的病友,盡量以平和的態度向丈夫訴說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和感受,鼓勵丈夫承擔照顧你的角色;

* 不要壓抑情緒,當感到不開心、害怕、悲傷、無助時,要找機會把情緒釋放出來或向信任的人表達,別長時間壓抑;

* 抑鬱症如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驗,是有正面作用和意義的,可是,病人往往只選擇看到痛苦的一面。鼓勵病人以想象的方式預見已康復的自己,感受這個自己的健康與快樂,然後衷心地對抑鬱症的經歷表示感恩。慢慢,病人便能以更正面的角度和心態看待病情,把健康的自己更快地推到目前。

已經長期服藥的抑鬱症病友,身體可能對藥物產生或多或少的依賴,身體的自愈能力也會因而下降。此類病人不宜隨便減藥或停藥,必須在緊密監控情緒變化的前提下進行,令身體有時間逐漸適應不依賴藥物的狀態和恢復本有的自愈能力。

由於依賴藥物已久的身體難以適應缺乏藥物的狀態,當斷藥過程過於急速,很容易引起反效果,病人的精神可能會出現負面反應,甚至引起難以預計的後果。因此,建議病人進行同步治療,一方面維持原有的治療方式及服藥量,另一方面,學習新的治療方式,在掌握新方法的過程中逐步嘗試減藥,讓身體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關於抑鬱症的個人經歷分享現已告一段落,歡迎分享这篇文章給你認為有需要的親友,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聯繫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