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思維

今時今日,關于管理的人才、工具與知識隨處可見、多不勝數,爲何企業要管理好員工反而變得越來越困難呢?無論管理層如何用力推動績效管理和宣傳企業文化,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方法與知識,而是時代變了,因此人也改變了。如果企業依舊眷戀著以往的管理策略與方法,就好像硬要在圓形的杯子上蓋上方形的蓋子一樣,格格不入。

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中年人有不輕的家庭負擔,一般會比較自律,對于這類員工來說,企業需要改善的不是他們的向心力與服從度,而是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大多數的企業來說,年輕人都是最大的有生力量,尤其是需要經常與客戶接觸的前綫人員,是企業與外界的接觸媒介,他們對企業的熱誠將會直接感染他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的心。因此,如果企業具備吸引力及空間,令有抱負、有熱情的年輕人能够充分發揮個人才華,與企業一起成長,對企業的形象與發展必然帶來正面的影響。

我們身處的時代

衆所周知,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去中心化、信息對稱,每個人都可以成爲自媒體的新時代。年輕人普遍充滿激情和創意,對朋輩有極强的影響力,他們每個人除了是人際網絡的節點,更可憑著個人的人格魅力及才能發光發亮,成爲輻射範圍甚廣的圓心。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的障礙,已經被互聯網所提供的連結便利所淡化,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實時溝通,個人的影響力因而大幅提升,因此,今時今日的年輕人,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話語權。事實上,在過去十年間,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不少靠自己贏得巨大事業成就的年輕億萬富翁,面書的馬克便是當中的佼佼者。在這個年代,還看不起年輕人的人,必然會被自己的盲目自大而蒙蔽看清真相的視綫。

年輕人是怎樣想的?

年輕人所指的是90後和80後末期的一群,往往占據企業員工數量的大多數。他們比其他員工更酷愛自由,崇尚個性化和差异化,而不再是標準化的生活方式。年輕人有被平等看待的內在需求、渴望發聲和有機會參與企業的决策之中。新時代的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强,善于創新、充滿激情、傳播力强、有主見、有理想。由于資訊泛濫,現今的年輕人不再缺乏知識,生活環境相對優越,欠缺的却是耐性,他們越來越不接受說教式或强逼性的管理方式,他們更需要被瞭解,被重視、被聽見、被給予發揮才能的機會。

傳統管理爲何無效?

對高壓的抗拒:當管理層以高高在上的不平等心態出發,不斷要求員工滿足管理層的主觀期望,便會忽略年輕員工嚮往自由和表達個性化的個人需求的渴望,引起反感。

年資優先:主要以服務年期而不是員工的人品、才華及貢獻爲提升標準,真正有能力的年輕員工自然會感到無奈和失望,伺機另覓發展。

狼性精神:鼓勵發揮人的狼性,强調以目標爲本,把所有的行爲量化,把人簡單的視爲一種機械式的生産工具,然後配合高强度的績效考核實施對員工的管理,這樣的企業會刻意令年輕員工在高壓中互相競爭與比較,爲求達標便會逐漸滋生自私自利,甚至不擇手段的文化,結果將會埋沒人性樂于互助分享的面向,不利于培養重視整體利益和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長遠來說必然對企業及品牌帶來負面的影響。

 

扣心與傳統領導的管理思維差異

不同企業的文化經營內涵對照

贏得人心

一個高度個人化、人性化的扣心新世代已經到來,世界變化太快,人、市場和企業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不斷自我調整、更新。一個懂得經營人心的企業,不會再强調由上而下的施壓式管理,他們更重視的,是如何構建體現公平、互信、互助、共享、共贏的平臺式文化和氛圍。凡是能够緊扣人心,貼近時代步伐,專注于當下而高瞻遠矚的企業,必然深受內外部人群的信賴與支持。

贏得員工人心的企業還需想方設法爲員工洗腦嗎?當然不必,因爲每位員工都會認同和自動實踐企業所倡導的文化,爲與企業一致的目標全力以赴。

 

光靈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