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接受 凡事包容

凡事接受

人生的經歷都是中性的,可是,當我們遇到一些自己認為不喜歡的經歷時,往往會把某些經歷定性為壞的、錯的,並因此而生起負面情緒和開始批評令你感到不快的人。你與其他人包括自己最愛的人的關係,往往由你如何對待日常經歷的心態而決定。當被頭腦操控的時候,邏輯思維往往會令你把焦點只放在對錯的判斷方面,而無法體會經歷背後的真正意義。這樣,你又再次被拉進慣性反應的模式之中,錯過了另一次能夠讓你得到啓發和成長的機會。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而超越自己的慣性思維,令自己不再成為一個慣性的情緒反應器。凡事接受和包容並不等同於凡事認同和忍受,你所接受的並非行為的本身,而是接受每一個經歷都正以適當的方式發生及發揮著一些作用的真相。 接受不是認同、包容並非忍受。凡事接受和包容的力量來自無條件的愛,當明白生命就是愛,而不是恐懼,你自然能夠無條件地接受一切的經歷,因為,能夠在你生命中發生的經歷都是為了你好。當你越能夠包容一切的經歷,你會發現,負面的經歷會變得越來越少,因為你已經完成了某些生命為你安排的功課。你的接受和包容已經令你超越了思想的慣性陷阱。

生命的真相是,沒有一個經歷是沒有原因的,也沒有對你沒有作用的經歷。所以,一切經歷的屬性由你自己決定。當把經歷定性為負面,你的反應很可能是抗拒和逃避的,而當你對經歷的回應是基於你對生命真相的了解和信任,你便能夠接受與包容相同的經歷,經歷便成為了一個中性,甚至是良性的體驗。

在男女關係中,你愛的人往往會扮演一個經常令你受苦的人,其實,這都是你和對方在投胎前的約定,如果不是得到你的同意,這些通過對方給你的經歷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一切的目的都只是爲了給你提供一些你所需要的經歷,讓你能夠通過體驗這些經歷而獲得心靈的進化。

我明白,要做到凡事接受和凡事包容絕非易事,關鍵在於能否超越頭腦慣性的束缚,放下你對人生應該要如何、一定要如何的種種執著。 凡事接受和包容能夠令你無論如何都保持在一個平靜的心境,不受外在的事情而破壞你的內在平衡。而凡事忍受卻是一種盲目的忍受,是一種通過壓抑而迴避痛苦的心理,在忍受的過程中並不會令你感到自在和平靜,而只是一種通過委屈自己而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也是一種不愛你自己的表現。如果你愛你自己,你便不會以強忍的方式令自己不快樂,以達到某些你所執著的目的。

凡事接受和包容是一種超越觀念的境界,是完全不帶條件的,是一個人通過了悟生命真相而對所有經歷的自然回應。無論困境和考驗如何,你已不會抗拒、否認和逃避,只是單純地接受和包容情況正是如此地發生的事實。

by What2believe 光靈


Comments closed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