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工作有多忙,父母都要儘量抽時間全情投入與孩子互動,特別是年幼的小孩。切記孩子的童年是一去不復返的,別錯過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放聲笑的機會,免得將來追悔;
——你愛的是孩子的本身,而不是你期望中的人,因此,要懂得接受和欣賞孩子的全部,包括你所謂的缺點或不足;
——不要剝削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和經歷考驗的機會,容許孩子有犯小錯的機會,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
——培養孩子的正向思維,總是信任孩子能夠達到目標,多以正面的鼓勵推動孩子;
——原來,父母也可以從孩子身上學習,例如無條件地快樂和愛;
——自小便以長輩朋友的身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和傾訴對象,培養讓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隨著孩子的成長,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培養孩子的獨立個性和自立能力;
——凡事責備或體罰孩子其實只是父母的一種情緒發洩方式,長期如此,會令孩子活在恐懼之中或變得性格反叛;
——多重視和讚賞孩子的優點和小成績,而不是執著於缺點或不足;
——孩子只希望成為自己,而並非另一個你,除非這是孩子自己的意願;
——按孩子的意願、天賦和興趣,而並非父母的想法來開發孩子的潛能;
——教育孩子重于啟發,而非向孩子盲目灌輸自己的價值觀;
——對孩子的溺愛和縱容並非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父母是賦予孩子生命的人,而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的人;
——孩子並非舒緩父母內心恐懼的工具;
——讓孩子能夠從生活的各種互動中,自行探索與領會何謂責任感、自信心、禮貌、誠實、謙讓、善良、助人即自助等的意義,父母只需從旁給予引導;
——童年是一個人能夠無條件快樂的階段,只有十數年的時間,是整個人生的一小部分,當孩子成為大人以後,快樂變得越來越不容易。因此,父母要好好珍惜年幼孩子能夠無條件地快樂的珍貴童年;
——父母自己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注意自己的行為,成為孩子的正面教材;
——別讓孩子沉溺于手機,也不必剝奪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以免與社會脫節。重點是如何引導孩子在不上癮的情況下使用手機,讓孩子在過程中學習自我管理,避免成為手機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