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想到,掛在嘴邊的人是誰?是你的親人?還是你愛的人? 都不是,這個人就是你自己。我有…..我想要…..我喜歡….我擔心……, “我”才是你最關心的人。而你知道這個我是誰嗎?你一直那麼熟悉,以為是唯一存在的我是真的我嗎? 那個經常思考,經常批評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的我,那個讓你感到煩惱、擔憂、恐懼,那個讓你經歷種種波動情緒的我真的是我嗎?
其實,那個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並非這個我,這個我是小我(ego), 一個來自你所有過去經歷總和,一大堆你對自己應該如何、必須如何的概念,而大多數人只會完全認同這個我及其代表的一切。因為我們對這個我的觀念的執著,我們會不斷以我來主觀判斷人生經歷的對錯和好壞。當外在世界與你所期望和要求的不完全一致的時候,你便會因此而感到受苦。細心想想,如果你不再認同你對我的種種固有觀念時,你還會因你對外境的主觀想法而感到痛苦嗎?不會的,沒有了我這個總是把外境詮譯的主體,一切受體都只是人事物的本身,而不再是小我所賦予的主觀意義。
當你嘗過放下的自在以後,便會開始懷疑這個我的真實性,你會嘗試不再凡事只從這個我出發,然後,你會越來越容易察覺,一切的苦都是由你對這個小我的認同而產生的,你自然會更願意和由勇氣放下這個熟悉和依賴的我。可是,當你以為自己已經做到放下的時候,生活會給予你更多更大的考驗,讓你發現自己的真實狀態和所處的階段,原來你只放下了一些表層,根深蒂固的小我觀念卻如洋蔥一樣地影響著你的人生,你仍然需要通過生活的種種考驗把一層層的小我結構逐步剝開,因人而異,這很可能是個反復而漫長的過程。
其實,作為一個生活在二元世界的人來說,小我根本無法完全消失,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小我的存在給予每個人一個獨一無二的功能性身份。而我們要真正放下的並非這個功能,而是附加於小我的種種衍生觀念和對這些觀念的執著,因為,這些對我的觀念才是真正導致煩惱的源頭。
what2believe.com